详细信息
姑苏区司法局推出“六助”惠企法律服务 “法企同行”造就舒心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0-04-24 更新时间:2020-09-12

现金流出现危机怎么办?如何解决新时期的劳资纠纷?……近日,江苏谐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戴爱华律师通过“苏创云课堂”,向初创企业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沙龙直播课,对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难点、堵点等法律问题开展针对性讲解。

律师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组织律师主动为辖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摆脱困境,是姑苏区司法局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打造区域法治品牌的重要手段。近日,在“你投资、我服务、共发展”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年姑苏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由姑苏区司法局主推的“享法姑苏、法企同行”法律服务团正式启动,深入基层社区和辖区企业,把法律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法治助企是贯彻落实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姑苏区司法局基层工作处处长言昆介绍,姑苏区司法局积极推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并通过法律服务团实施各项免费法律服务,就是要为打造“最舒心”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在具体内容方面,法律服务团集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联系、矛盾风险防控调处、对外开放法治保障、社情民意收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为企业提供助法律咨询、助法治宣传、助合同审查、助法治体检、助建章立制、助纠纷调解等六个方面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重在落实。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因为有机电五金城、一力物流园等多个专业市场,商户矛盾纠纷多发,法律需求突出。为此,白洋湾街道司法所联手江苏智择律师事务所开展“扫街式”走访活动,全面收集商户的共性法律问题和个性法律需求,截至目前,实现走访登记率达到90%、有效联系率60%、积极互动率超过30%。“通过大走访,收集整理商户普遍存在的法律需求,便于后期开展‘订单式’法律服务,建设片区良好的法治环境。”白洋湾街道司法所所长龚胥苏说。

位于沧浪街道的某古玩市场因房东与管理公司的租赁合同纠纷,导致市场停止营业,300多户商户无法正常复工。得知信息后,沧浪街道司法所立即联手江苏瀛元律师事务所及时介入进行纠纷调解,向房东阐释相关法律规定,建议通过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等合法手段维权,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激化。最终,在法律服务团的努力下,房东做出让步,市场内的商户得以正常营业。

“企业有所呼,我们有所应!”姑苏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力辖区律师资源,围绕企业需求精准施策。其中,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法律服务专窗,依托全区“法润民生微信群”,提供“零次跑”“掌上问”等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中心实行法律援助证明事项承诺告知、容缺受理、快审快办、首问责任、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全区人民调解员进网格、进企业,及时排查化解房屋租赁、企业经营困难、用工纠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为企业发展“清障”。

把法律服务送进社区、企业,姑苏区司法局有着丰厚的实践经验。自去年开始,姑苏区就已推出“法企同行”项目,为辖区企业的健康运行把脉问诊。近期,针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姑苏区司法局积极组织司法行政干部和党员律师深入走访辖区企业,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为企业发展壮大破关清障,增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企业“稳增长”。同时,搭建电话、微信群、邮箱等线上法律咨询平台,为企业提供24小时不打烊法律咨询服务,实现掌上法律服务“及时通”。

截至目前,姑苏区司法局已建立法律助企微信群15个、走访企业5300余家、开展企业家研讨会23次、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协助完善股权结构22家、完善管理制度57家、开展企业法律讲座线上直播52场,编印发放企业法律风险手册5000余本。

此外,在蓝芳华文创园、姑苏区69阁等重点产业园驻点设立律师服务站,定期安排律师义务“坐诊”值班,把法律服务落在实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姑苏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慧看来,企业安心经营、精心生产,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最舒心”的营商环境,司法行政部门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接下来,姑苏区司法局还将制定普法课题“菜单”,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下单,打造“量身定制”授课模式;总结梳理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研发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口袋书、语音课等法律产品,方便企业随时随地可学可查。同时,依托法律服务团和产业园的律师服务站,围绕企业需求建立立法民意联系点、法治营商环境观察点及公正执法监督点,特邀企业代表作为观察员、监督员,探索建立法治营商环境指数体系,以高水平法治助推高质量发展。 (李慧慧 张红军